词语解释
穆罕默德(英译或作Muhammad)(570~632)是回教的先知,公元五七○年生于麦加(Makkah)古莱希(Qureish)部落的哈希姆(Hashim)家族。出生前父丧,六岁丧母,由其祖父穆塔里布(Abdul Mutalib)和伯父塔里布(Abu Talib)先后抚养,童年替人牧羊,十二岁开始随伯父出外经商,曾到过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二十五岁时受雇于麦加富孀哈蒂佳(Khadijah),为其经商,不久与之结婚,婚后常到麦加郊区希拉(Hira)山洞中静坐沈思。据说四十岁时透过天仙吉布瑞尔(Jibril)接到真主启示,命他为「使者」(Messenger),向世人传布伊斯兰。时为公元六一○年。 首先信教的是其妻哈蒂佳、堂弟阿里(Ali)、好友阿布.柏克(Abu Bakr)及释奴载德(Zayd)四人。紧接着奥斯曼(Othman)、祖拜尔(Zubayr)、艾尔卡目(Arqam)等古莱希上层人物也皈信了。公元六一二年开始公开传教,号召麦加居民放弃偶像崇拜,归顺并敬畏真主,要人止恶劝善,宣扬伊斯兰是开天古教,自己是最后一位使者。主张废止高利贷,买卖公平,施济贫民,善待孤儿,解放奴隶,制止血亲寻仇,实现和平安宁,因而甚多贫困者及奴隶皈信了回教。但另一方面却触怒了麦加当权的贵族,招致反对和迫害。公元六一四至六一五年,信徒分二批走避于阿比西尼亚(今衣索比亚Ethiopia)。六一九年其伯父及妻子相继去世,顿失支持,面对敌人加紧对他迫害,史称此年为「悲痛之年」。六二二年,穆罕默德受雅士里布(Yathrib,即今之麦地那Medinah)人之邀,令信徒分批秘密迁往,自己也与阿布.柏克躲过敌人追捕,于该年九月二十四日到达,并易该城名为「麦地那.纳比衣」(al-Medinah al-Nabi)。意为先知之城,今则称为「光明之城」(al-Medinah Munarrawah)。在麦地那,他首先制定了一项与各氏族集团共同遵守的公约,以巩固彼此的团结。接着建立了一个以伊斯兰为主的各种典章制度,因此穆斯林势力日益壮大,于是当地的犹太人由不安转为敌视。 在麦地那与麦加经历了数次战斗,公元六二八年双方签订了〔胡代比亚(Hudaibiya地名)协议〕,公元六三○年穆罕默德以麦加的犹太人违约为由,组成大军,一举兵不血刃光复了麦加,清除了「天房」内外的一切偶像。公元六三一年阿拉伯半岛各部落派代表团输诚归顺。公元六三二年三月穆罕默德率大批信徒赴麦加朝觐,史称「辞别的朝觐」,同年六月八日逝于麦地那,并葬于该地。--作者:买德麟
英语翻译
Mohammed
第1个字【穆】的组词
第2个字【罕】的组词
第3个字【默】的组词
第4个字【德】的组词
- yī dé一德
- yī dé yī xīn一德一心
- yī xīn yī dé一心一德
- yī fàn zhī dé一饭之德
- dīng dé xìng丁德兴
- dīng dé yù丁德裕
- qī dé七德
- qī dé wǔ七德舞
- sān cóng sì dé三从四德
- sān dé三德
- sān dá dé三达德
- shàng tiān yǒu hào shēng zhī dé上天有好生之德
- shàng dé上德
- shàng dé bù dé上德不德
- shàng dé ruò gǔ上德若谷
- xià dé下德
- 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不以一眚掩大德
- bù dù dé,bù liáng lì不度德,不量力
- bù dé不德
- bù dào dé不道德
你可能还想了解
Copyright © 2023 256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