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主敬是宋朝理学家程朱学派所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其思想起源甚早。〔诗经.商颂〕曰:「圣敬日跻。」〔周易.文言〕载:「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礼记.乐记〕复云:「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孔子也说:「行笃敬。」「居处恭,执事敬,虽至夷狄不可弃也。」敬是谨慎的意思,北宋理学家程颐特别据此发挥为内心涵养、进德修业的功夫。程颐言:「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又谓:「入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程颐强调外在容貌、内在思虑与行为举止的敬,须使心保持在专一与自觉的状态,而不为外物所诱;又心有所主,还须处物行义,于事物上能明是非;且主敬与行义相辅,否则敬使沦为空寂无为。 南宋朱熹延续程颐主敬养心之说,或称「居敬」、「持敬」,而形成所谓「程朱学派」。朱熹谓:「敬字……似个畏字,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朱子认为敬的要领是畏谨不放纵,需要优游涵泳,不急迫也不懈怠地坚持下去,所以并不是不闻、不见、不思的兀然端坐,而是要无事安然,有事权变。如果能够「以敬为主,则内外肃然,不忘不助而心自存。」则是进一步以主敬为存养之道。此处所谓「内外肃然」是指内无妄思,外无妄动的意思。朱熹又认为居敬和穷理二事一如人之二足,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居敬为穷理之本,穷理只明得天理,消去人欲。为使人欲不复萌,天理不复灭 ,应当积极以「敬字抵敌」。一方面在未发之时使心不放弛,即用戒慎恐惧、紧张敬畏来警惕情欲之任纵,另一方面则在己发之际专一集中,要求在行为容止加强礼节的约束。 总之,主敬是一种临渊履薄,戒慎恐惧的行为或态度;儒家思想中认为闲居懒散,精神无着落之时,特别容易受到外物刺激所诱发,故常成为各种恶念、恶习的渊薮,持敬之用即在防患此种恶的根源。--作者:陈惠邦
近音词、同音词
第1个字【主】的组词
- yī pú èr zhǔ一仆二主
- 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一客不烦二主
- yī kè bù fàn èr zhǔ一客不犯二主
- yī kè fú fán liǎng zhǔ一客弗烦两主
- yī jiā zhī zhǔ一家之主
- yī wù yī zhǔ一物一主
- dīng zhǔ丁主
- wàn jī zhǔ万机主
- sān bù zhǔ yì三不主义
-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义
- shàng zhǔ上主
- shàng zhǔ yīn上主音
- xià zhǔ下主
- bù zhǔ gù cháng不主故常
- bù fēn zhǔ cì不分主次
- bù zài dì zhǔ不在地主
- bù yóu zì zhǔ不由自主
- zhuān zhǔ专主
- shì zhǔ世主
- shì sú zhǔ yì世俗主义
第2个字【敬】的组词
你可能还想了解
Copyright © 2023 256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