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读声
梆子里的"梆"读第1声───梆子里的"子"为轻声,没有声调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巡更或旧时衙门用以集散人众所敲的响器。用竹子或挖空的木头制成。
引《水浒传》第二回:“那庄前庄后,庄东庄西,三四百 史 家庄户,听得梆子响,都拖枪拽棒,聚起三四百人,一齐都到 史家庄 上。”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外面那洋号一回一回的,吹得呜呜响,人来人往的脚步声,又是那打更的梆子敲个不住,如何睡得着。”
巴金 《砂丁》一:“二更的梆子果然响起来,清脆的木头的声音在这静夜里和那一声两声的狗叫互相应答。”
⒉ 打击乐器。用两根长短不同的硬木棒制成,两手各执其一,互击发音以按节拍。是梆子腔的伴奏乐器。
⒊ 指梆子腔。
引《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无如老爷的天性又生来的合看戏这桩事不甚相近,甚么叫作宾白合套,切末排塲,平日一概不曾留过这番心,再讲不到梆子、二簧了。”
国语辞典
梆子[ bāng zi ]
⒈ 古代用竹子或木头制成的响器,敲击时发出声响,用来召集群众、报警或巡夜打更。
引《水浒传·第二回》:「找庄上打起梆子,你众人可各执鎗棒,前来救应。」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梆子响处,箭如骤雨射将来。」
⒉ 乐器名。由两根硬木棒组成。音响脆而坚实,为梆子戏的主要击节乐器。
⒊ 梆子腔的简称。参见「梆子腔」条。
例如:「陕西梆子」、「河南梆子」。
英语翻译
watchman's clapper, wooden clappers with bars of unequal length
法语翻译
bois sonore, instrument de bois évidé ou de bambou qu'on frappe pour indiquer les veilles, ou au théâtre pour marquer le rythme
近音词、同音词
第1个字【梆】的组词
第2个字【子】的组词
- yī xià zǐ一下子
- yí gè zi er一个子儿
- yí gè gǎo zi一个稿子
- yī xiē zǐ一些子
- yī chōng xìng zi一冲性子
- yī fèn zǐ一分子
- yī bàn zǐ一半子
- yī xiàng zǐ一向子
- yī tā guā zǐ一塌刮子
- yī tā kuò zǐ一塌括子
- 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 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一子出家,七祖昇天
- yī zǐ chū jiā,jiǔ zǔ shēng tiān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 yī jiā zǐ一家子
- yī bà zi一把子
- yī mǐn zǐ一抿子
- yī lǎn zǐ一揽子
- yī piě zǐ一撇子
- yī cháo tiān zǐ yī cháo chén一朝天子一朝臣
你可能还想了解
Copyright © 2023 256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