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读声
删诗里的"删"读第1声───删诗里的"诗"读第1声
词语解释
删诗[ shān shī ]
⒈ 指孔子删《诗》之说。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谓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后世以司马迁去古较近,所言必有因而然,多信之。然亦有疑者。如唐孔颖达于《诗谱序疏》中称:“如《史记》之言,则孔子之前,诗篇多矣,案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録不容十分去九,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未可信也。”更有甚者,如清崔述则以《论语》有“诗三百”之语,断言“当孔子之时,已止此数,非自孔子删之而后为三百也。”考今存《诗经》三百零五篇内容,历岁久远,布地辽广,而分体编排,井然有序,比音用韵,大致相近,谓此未经删汰整理,本来如此,殆难想象。凡有成就,归美一圣,固未可信,而必谓孔子未曾删诗,亦逞臆之谈。
⒉ 泛指删选诗歌。
引证解释
⒈ 更有甚者,如 清 崔述 则以《论语》有“诗三百”之语,断言“当 孔子 之时,已止此数,非自 孔子 删之而后为三百也。”考今存《诗经》三百零五篇内容,历岁久远,布地辽广,而分体编排,井然有序,比音用韵,大致相近,谓此未经删汰整理,本来如此,殆难想象。凡有成就,归美一圣,固未可信,而必谓 孔子 未曾删诗,亦逞臆之谈。更有甚者,如 清 崔述 则以《论语》有“诗三百”之语,断言“当 孔子 之时,已止此数,非自 孔子 删之而后为三百也。”考今存《诗经》三百零五篇内容,历岁久远,布地辽广,而分体编排,井然有序,比音用韵,大致相近,谓此未经删汰整理,本来如此,殆难想象。凡有成就,归美一圣,固未可信,而必谓 孔子 未曾删诗,亦逞臆之谈。
引指 孔子 删《诗》之说。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谓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 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 孔子 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后世以 司马迁 去古较近,所言必有因而然,多信之。然亦有疑者。如 唐 孔颖达 于《诗谱序疏》中称:“如《史记》之言,则 孔子 之前,诗篇多矣,案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 孔子 所録不容十分去九, 马迁 言古诗三千餘篇,未可信也。”
⒉ 泛指删选诗歌。
引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九〇:“鄙人劝君割荣者,努力删诗壮盛时。”
近音词、同音词
第1个字【删】的组词
第2个字【诗】的组词
- yī yán shī一言诗
- qī yuè shī pài七月诗派
- qī bù chéng shī七步成诗
- qī bù shī七步诗
- qī yán lǜ shī七言律诗
- qī yán shī七言诗
- sān xiāng shī三乡诗
- sān wǔ qī yán shī三五七言诗
- sān jiā shī三家诗
- sān bǐ liù shī三笔六诗
- sān shè rén shī三舍人诗
- sān yán shī三言诗
- shàng chǎng shī上场诗
- xià chǎng shī下场诗
- xià tán shī下坛诗
- dōng pō shī tǐ东坡诗体
- liǎng yùn shī两韵诗
- yuè fǔ shī乐府诗
- lè fǔ shī jí乐府诗集
- lè shī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