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读声
假节里的"假"读第3声───假节里的"节"读第2声
词语解释
假节[ jiǎ jié ]
⒉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袁术传》:“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周书·泉企传》:“孝昌初,又加龙骧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寻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⒊ 借用符节。
⒋ 虚伪的节操。
引证解释
⒈ 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
引《汉书·平帝纪》:“遣太僕 王惲 等八人置副,假节,分行天下,览观风俗。”
⒉ 汉 末与 魏 晋 南北朝 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引《后汉书·袁术传》:“李傕 入 长安,欲结 术 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 阳翟侯。”
《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
《周书·泉企传》:“孝昌 初,又加龙驤将军、假节、防 洛州 别将,寻除 上洛郡 守。”
至 隋 唐 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四:“及假节 邕交,道经 湘口,零陵 郑太守史 与 京 同年,远以酒乐相迓。”
⒊ 借用符节。参见“符节”。
引《战国策·燕策二》:“故假节於 魏王,而以身得察於 燕。”
鲍彪 注:“时诸侯不通,出关则以节假之。”
⒋ 虚伪的节操。
引《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终始相悖,外内不合,虽有假节见行,曰非成质者也。”
国语辞典
假节[ jiǎ jié ]
⒈ 持符节为使臣。
引《汉书·卷一二·平帝纪》:「遣太仆王恽等八人置副,假节,分行天下,览观风俗。」
⒉ 借用符节。
引《战国策·燕策二》:「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
近音词、同音词
第1个字【假】的组词
- shàng jiǎ上假
- bù jiǎ不假
- bù jià wài chū不假外出
- bù jiǎ sī suǒ不假思索
- bù jiǎ cí sè不假辞色
- bù jiǎ diāo zhuó不假雕琢
- bù zì mǎn jiǎ不自满假
- dōng wú zhāo qīn,nòng jiǎ chéng zhēn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 yán jiǎ严假
- sāng jià丧假
- jǔ jiǎ举假
- jiǔ jiǎ bù guī久假不归
- qiáo wén jiǎ cù乔文假醋
- qǐ jiǎ乞假
- shì jià事假
- chǎn jià产假
- yǐ jiǎ luàn zhēn以假乱真
- yǐ lì jiǎ rén以力假仁
- xiū jià休假
- yōu jiǎ优假
第2个字【节】的组词
- yī zhī bàn jié一支半节
- yī zhī yī jié一枝一节
- yī zhī yī jié一肢一节
- yī zhī bàn jié一肢半节
- yī zhì zhī jié一致之节
- yī jié一节
- yī yáng jié一阳节
- dīng zì jiē丁字节
- qī jǔ shí jié七举时节
- qī jié biān七节鞭
- wàn shòu shèng jié万寿圣节
- wàn shòu jié万寿节
- sān sān jié三三节
- sān lìng jié三令节
- sān yuán jié三元节
- sān bā fù nǚ jié三八妇女节
- sān bā jié三八节
- sān dà jié三大节
- sān bǎi liù shí jié三百六十节
- sān jié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