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读声
九龙里的"九"读第3声───九龙里的"龙"读第2声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称以九龙为饰之物。古有“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此指九龙烛。
引《文选·张衡<东京赋>》:“九龙 之内,寔曰嘉德。”
薛综 注:“九龙,本 周 时殿名也。门上有三铜柱,柱有三龙相糺绕,故曰九龙。”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之一:“吴 师破九龙, 秦 兵割千里。”
余冠英 注:“九龙,《淮南子·泰族训》:‘ 闔閭 伐 楚 ……破九龙之鐘。’”
唐太宗 《咏烛》诗之二:“九龙蟠燄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例如:九龙帐;九龙冠;九龙舆。
⒉ 传说中神仙驾御的神兽。
引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元君 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驂驾九龙十二白虎。”
《云笈七籤》卷九八:“宝盖连舆,命驾御九龙。”
⒊ 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
引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龙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灾。”
明 何景明 《九川行》:“帝遣九龙下,治此 江 汉 安。”
⒋ 对一门九子的美称。
引《北齐书·王昕传》:“昕 母 清河 崔氏,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藴藉,世号 王氏 九龙。”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类·九龙》:“后魏 崔子瑜、子枢 等九人号九龙。”
唐 杨炯 《宴人杨八宅序》:“一门九龙之紱冕,四代五公之绪秩。”
⒌ 称 汉文帝 的九匹良马。参见“九逸”。
引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马》:“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号为九良,一曰九逸,又曰九龙。”
⒍ 鞭炮的一种。
引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水火》:“《宛署记》又有名九龙入云。即炮仗之九条龙也。”
国语辞典
九龙[ jiǔ lóng ]
⒈ 传说中的神兽,能治水。
引《抱朴子·内篇·金丹》:「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骖驾九龙十二白虎。」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龙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灾。」
⒉ 对一门九子的美称。如北魏崔长瑜子枢等九人,人称「九龙」;北齐王昕兄弟九人,风流蕴藉,世称为「王氏九龙」。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七·氏族类》。
⒊ 半岛名。参见「九龙半岛」条。
近音词、同音词
第1个字【九】的组词
- yī jiǔ一九
- yī jiǔ sān liù nián chūn zài tài yuán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 yī èr jiǔ yùn dòng一二九运动
- yī kuāng jiǔ hé一匡九合
- yī zǐ chū jiā,jiǔ zǔ shēng tiān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 yī zì rù gōng mén,jiǔ niú bá bù chū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
- yī suì jiǔ qiān一岁九迁
- yī huī jiǔ zhì一挥九制
- yī rì sān,sān rì jiǔ一日三,三日九
- yī rì jiǔ qiān一日九迁
- yī yuè jiǔ qiān一月九迁
- yī niú jiǔ suǒ一牛九锁
- yī shēng jiǔ sǐ一生九死
- yī jīng jiǔ suì一茎九穗
- yī yán jiǔ dǐng一言九鼎
- qī jiǔ七九
- qī zhēn jiǔ liè七贞九烈
- qī fǎn jiǔ huán七返九还
- sān jiǔ三九
第2个字【龙】的组词
- yī shì lóng mén一世龙门
- yī tiáo lóng一条龙
- yī dēng lóng mén一登龙门
- yī lóng一龙
- yī lóng yī zhū一龙一猪
- yī lóng yī shé一龙一蛇
- sān rén yī lóng三人一龙
- sān lóng三龙
- sān lóng cí三龙祠
- shàng shān zhuō hǔ,xià hǎi qín lóng上山捉虎,下海擒龙
- shàng lóng上龙
- shàng lóng tǔ sī上龙土司
- bù biàn lóng shé不辨龙蛇
- yè lóng业龙
- liǎng lóng两龙
- wū lóng乌龙
- wū lóng wěi乌龙尾
- wū lóng chá乌龙茶
- qiáo lóng huà hǔ乔龙画虎
- guāi lóng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