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三少[ sān shǎo ]
⒈ 三公的副职。亦称三孤。
⒉ 三位知名的年轻人。(1)晋王羲之、王承、王悦,俱少年知名。人称王氏三少。《晋书·王羲之传》:“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2)唐李嗣真与同时学士赵献臣、徐昭任职弘文馆,俱称少俊,馆中号为“三少”。见《旧唐书·方伎传·李嗣真》。
引证解释
⒈ 三公的副职。亦称三孤。
引《大戴礼记·保傅》:“於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
《汉书·百官公卿表序》:“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又立三少为之副,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与六卿为九焉。”
唐 杨炯 《明威将军梁待宾神道碑》:“位隆三少,化浹五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二品直拜三孤》:“文臣至尚书,六年始得东宫三少。”
⒉ 三位知名的年轻人。(1) 晋 王羲之、王承、王悦,俱少年知名。人称 王氏 三少。(2) 唐 李嗣真 与同时学士 赵献臣、徐昭 任职弘文馆,俱称少俊,馆中号为“三少”。见《旧唐书·方伎传·李嗣真》。
引《晋书·王羲之传》:“敦 尝谓 羲之 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 阮主簿。’ 裕 亦目 羲之 与 王承、王悦 为 王氏 三少。”
⒊ 谓三度返老还少。
引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引 宇文士及 《粧台记序》:“春秋 之初,有 晋 楚 之谚曰:‘ 夏姬 得道,鸡皮三少。’”
明 杨慎 《武后生牙》:“史称 武后,年七十,盛自拂拭,不觉衰耗,始信 夏姬 年踰七十,而鸡皮三少。”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变旧成新》:“岂非作者功臣,使得为鷄皮三少之女。”
第1个字【三】的组词
- yī jǔ sān fǎn一举三反
- yī jiǔ sān liù nián chūn zài tài yuán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 yī èr sān一二三
- yī èr sān sì wǔ liù qī一二三四五六七
- yī mǔ sān fēn dì一亩三分地
- yī chàng sān tàn一倡三叹
- yī huà sān ɡǎi一化三改
- yī kǒu sān shé一口三舌
- yī chàng sān tàn一唱三叹
- yī guó sān gōng一国三公
- yī xī sān qiān一夕三迁
- yī suì sān qiān一岁三迁
- yī nián sān xiù一年三秀
- yì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cǎo suǒ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 yī rì sān fù一日三复
- yī rì sān suì一日三岁
- yī rì sān yuè一日三月
- yī rì sān xǐng一日三省
- yī rì sān qiū一日三秋
第2个字【少】的组词
- dīng shǎo wēi丁少微
- sān shǎo三少
- sān lǎo sì shǎo三老四少
- bù kě quē shǎo不可缺少
- bù duō bù shǎo不多不少
- bù shǎo不少
- bù shǎo gài jiàn不少概见
- bù liáng shào nián不良少年
- dōng gōng sān shǎo东宫三少
- zhōng guó shào nián ér tóng duì中国少年儿童队
- zhōng guó shǎo nián xiān fēng duì中国少年先锋队
- zhōng guó shào nián bào中国少年报
- zhǔ shǎo guó yí主少国疑
- fá shǎo乏少
- shū dào yòng shí fāng hèn shǎo书到用时方恨少
- zhēng duō jìng shǎo争多竞少
- zhēng duō lùn shǎo争多论少
- wǔ líng nián shào五陵年少
- wǔ líng yīng shǎo五陵英少
- xiē shǎo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