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三军[ sān jūn ]
⒈ 军队的统称。
例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
英the army;
⒉ 古时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现指陆军、空军、海军。
英the three armed services;
引证解释
⒈ 周 制,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
引《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⒉ 军队的通称。
引《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汉书·灌夫传》:“魏其 言 灌夫 父死事,身荷戟驰不测之 吴 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
唐 章孝标 《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诗:“朱门到晓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
《说唐》第一回:“﹝ 晋王 ﹞将宫内之物,给赏三军,班师回朝。”
毛泽东 《长征》诗:“更喜 岷山 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⒊ 古代指步、车、骑三军。今亦称海、陆、空军为三军。
引《六韬·战车》:“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
⒋ 三围。
引《管子·参患》:“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陶鸿庆 《读诸子札记·管子二》:“‘军’之本义为‘围’,后世遂为师旅之通名……‘三军当一战’者,言三围当一战也。”
国语辞典
三军[ sān jūn ]
⒈ 周制,诸侯大国统率三军,每一军共一万二千五百人。
引《左传·襄公十四年》:「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
近全军
⒉ 旧时的左、中、右三军,后为军队的通称。
引《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曹操自引军马来迎,正逢高顺,三军混战。」
例如:「勇冠三军」。
⒊ 现代称呼陆、海、空军。
近音词、同音词
第1个字【三】的组词
- yī jǔ sān fǎn一举三反
- yī jiǔ sān liù nián chūn zài tài yuán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 yī èr sān一二三
- yī èr sān sì wǔ liù qī一二三四五六七
- yī mǔ sān fēn dì一亩三分地
- yī chàng sān tàn一倡三叹
- yī huà sān ɡǎi一化三改
- yī kǒu sān shé一口三舌
- yī chàng sān tàn一唱三叹
- yī guó sān gōng一国三公
- yī xī sān qiān一夕三迁
- yī suì sān qiān一岁三迁
- yī nián sān xiù一年三秀
- yì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cǎo suǒ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 yī rì sān fù一日三复
- yī rì sān suì一日三岁
- yī rì sān yuè一日三月
- yī rì sān xǐng一日三省
- yī rì sān qiū一日三秋
第2个字【军】的组词
- dīng jiāng jun丁将军
- qī jūn七军
- wàn mǎ qiān jūn万马千军
- sān jūn三军
- 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 sān jūn kě duó qì,jiāng jūn kě duó xīn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 sān jūn yì dé,yī jiāng nán qiú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 sān jūn bào gǔ三军暴骨
- sān jiāng jūn三将军
- shàng jūn上军
- shàng jiàng jūn上将军
- xià jūn下军
- dōng jūn东军
- dōng běi kàng rì yì yǒng jūn东北抗日义勇军
- dōng běi kàng rì lián jūn东北抗日联军
- dōng běi yě zhàn jūn东北野战军
- yán jiāng jūn tóu严将军头
- zhōng jūn中军
- zhōng jūn guān中军官
- zhōng jūn jiāng jūn中军将军